通知公告:
社会公共规范
六朝古都的前世与今生:记市二中学2018年南京社会实践优秀成果展示
发布时间:2018-05-10 作者:徐谋(高一6班) 胡可然(高一9班) 曾阳曜坤(高一9班) 浏览次数:4690

    2018年5月3日,衬着暮春时节灿烂绽放的花儿,高一年级2018年南京社会考察实践优秀作品交流大会正如火如荼地进行着。本次大会由高一2班陆思莹同学与高一7班张僖圉分别为两校区师生主持。
    古都南京是著名的十朝都会、天下文枢,它曾是中国古代南方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在世界上享有盛誉。市二的学子们赏着屹立在长江之畔、饱经风雨沧桑古城的姿态,享着瑰丽多元的历史物件,品着余音缭绕的辞章,给各位同学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同学们自成小组,用自己的眼睛寻找这个城市中具有不同意义的元素,带回学校与同学们交流自己的心得感悟。   
    在永康校区的成果展示大会上,按抽签规则,高一4班的吴彦组第一个开始展示。昔日的金陵,有六朝古都之称。作为一国之都,城墙承载了太多太多,这也引发了吴彦组对明城墙的兴趣。登上城墙,俯瞰古都,仿佛看到了当年国都的繁华。玄武门上,“金陵明珠”玄武湖波光粼粼。听了城墙工作人员的一番话,让同学们对这座有着650年历史的外拱墙的军事意义有了更清楚的认识。
    南京云锦则集历代织绵工艺艺术之大成,列“中国四大名云锦”之首。高一4班的“人道毁灭牛肉煎饺小组”对这一传统工艺颇有兴趣。云锦因其色泽光丽灿烂,美如天上云霞而得名,其用料考究,格调高雅,而其背后的匠人之心及文化传承,更引人反思。如《你的名字中》“聚拢,成形,捻转,回绕,时而返回,暂歇,再联结。这就是组纽。这就是时间。”
    高一5班的“舌尖上的小组”由去年的优秀作品引发了对于南京美食的探寻。鸭血粉丝汤、盐水鸭、臭豆腐、蟹黄汤包、牛肉锅贴、烤串儿、大排档、芋圆羹、烫干丝、糯米饭等等,一分又一份的南京美食引起了全场的关注。而这背后,更是中国饮食“民以食为天”的体现。
    来自高一6班的这个小组,由乌衣巷为起点、为特例,想到了三国禁军英姿飒爽的身影,想到了刘禹锡的名句“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更想到了商业文化与传统文化之间的关系。乌衣巷的客流与夫子庙的客流简直是天壤之别,而游客们口中的宣传推广则是其不为人所知的根本,一座城的文化底蕴不应只见于热闹与否。
    “三山半落青天外,一水中分白鹭洲”,“江南佳丽地,金陵帝王州”,“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虎踞龙盘今胜昔,天翻地覆慨而慷”,这一句句耳熟能详、动人心魄的古诗均与南京密不可分。高一2班的“朱雀桁小组”探寻了诗词,更因南京大学的“一起来读古诗词”活动,踏进了南京大学。“勿忘诗词、热爱诗词、感受诗词”是他们真诚的感悟。
    高一3班的“养橘猫的柯基小组”选择南京博物院作为实践目的地。中国三大博物馆之一的“南京博物院”,有着丰富的馆藏。游客们来此,大多是为了了解古物和历史、传承文化。一名游客表示,南京自古以来便与北京相对应,是帝王之都,历史的魅力令人陶醉。
    在梅陇校区的成果展示会上,首先上场的是来自高一8班的“Beauty and Beast小队”,他们的课题是《寸锦寸金,智慧结晶——从南京云锦博物馆看云锦的发展演变》。他们研究这个课题是为了从变迁的世界中寻找到传承至今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南京云锦。在对南京云锦博物馆的考察中,云锦的悠长历史,以及繁复的制作工艺等都由他们娓娓道来。
    随后上场的是高一10班“茵晴玥怡黄海腾天小组”,他们研究了《鸡鸣寺——烟雨楼台下的千年记忆》。他们以对鸡鸣寺的实地探访与采访为切入点,为我们剖析了传统佛教文化信仰与旅游业的矛盾冲突,以及并行发展的可能性。同时,他们也将鸡鸣寺的樱花带给了同学,为我们展示了南京初春时节的无限魅力。
    紧接着的是高一9班的“亡者归来小队”,他们着手的主题是《炎黄春秋,魁星点斗——中华科举制度的变迁》。在中国唯一一家地下博物馆——科举博物馆内,他们详细地了解了中国科举制度的发展过程。从官位世代传承的门阀制度到先进开明的“抡才利器”科举制度。这一过程向暗示着不适应时代发展规律的制度终究会被新制度取代。
 作为最后压轴的是高一7班的“乡下人小组”,《钟山龙盘,石城虎踞——探究六朝古都定都南京之原因》是他们的研究主体。作为中国的六朝古都,南京的繁华我们有目共睹。他们小组从地理优势、军事条件、文化背景等方面为我们分析南京多次被定为都城的原因。
    高一年级组长许敏老师对本次交流做了总结。她提出这次实践的交流与上次寻访城市足迹相比,无论是技术层面还是选题,都有了明显的进步。其次,她指出,实践的课题不是为了上台展示一个视频,更深的则是真正把它当作一个课题,在活动结束后有自己的反思。经过学生代表与教师代表投票,最终,高一1班与高一10班小组展示作品获得第一名的好成绩。
    至此,本次南京社会考察实践优秀作品交流大会落下帷幕,这次的实践活动让同学们看到了许多课堂中没有的东西,实践就是经历,在增长知识的同时,同学们也增进了友谊,提高了能力。
        

地址:上海市永康路200号 电话:64726994 EMAIL:shierxzs@hotmail.com
Copyright(c) 2005 Shanghai NO.2 High School ,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