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知公告:
学校集体规范
不近梨园,怎知春色如许:记上海市第二中学参加“小京继人”2018年国粹艺术传承主题活动
发布时间:2018-02-03 作者:高一4班 梅菁苑 浏览次数:2297

   2018年1月29日下午1时30分,连日的雨雪后迎来第一缕阳光,来自上海市第二中学的陈伊萍老师与张晶晶老师带领50名学生齐聚徐汇区龙华街道办事处二楼多功能厅,参与由龙华街道、上海京剧院联合开展的高中志愿者“小京继人”2018年国粹艺术传承主题活动。
    活动开幕后,主持人首先表彰了2017年“小京继人”国粹艺术传承主题活动优秀作品及优秀组织单位。上海市第二中学学生代表赵晨星同学与冯奕涵同学荣获2017“小京继人——国粹艺术我来写”优秀作品奖,陈伊萍老师代表学校领取2017“小京继人”优秀组织奖。其后,赵晨星同学有幸作为获奖学生代表上台发言。她在发言中提出京剧在青少年一代中日渐冷遇的现状,转而联系自己初识京剧的过程,谈及她深入了解京剧后自己观念的改变,渐渐领悟了京剧的厚重的人文风情和历史背景,成为一名小小的梨园戏迷,进而享受到京剧之美。在演讲的最后,赵晨星同学也向在场的同学们发出倡议,希望同学们在这个科技发达的时代,不忘守护百年历史层层积淀的国粹,让京剧不因时代更替而黯然失色,而是得以源远流长,流光溢彩。
     接着,在全场观众的热烈掌声中,国家一级演员、上海京剧院优秀武生老生演员傅希如先生走上舞台。他向同学们介绍京剧的历史演变、行当种类、角儿献唱等内容。傅希如先生先向同学们讲述了我国的四大国粹之一——京剧的历史足迹,解释了“梨园”一词的内涵,并阐述了京剧的形成过程和“同光十三绝”的来历。傅希如先生还向同学们介绍了京剧里的“生旦净丑”四种行当,其中这四种行当又细分多种,如沉稳多谋的老生、端庄典雅的青衣、性情张扬的各种花脸、搞笑逗趣的文丑武丑等。傅希如先生亦准备了由易到难的许多京剧题目与台下的同学们展开精彩互动,同学们踊跃答题,积极参与,亦将场内的气氛推至高潮。
    在考验同学们理论知识的同时,傅希如先生还亲身教授京剧中的白韵咬字,并带领同学们学习《牡丹亭》的名句。同学们鼓起勇气,有模有样地发声咬字,获得了雷鸣般的掌声。市二中学的学子们更是在最后和傅希如先生同台学习京剧中骑马的手势步法,同学们在台上认真观摩,模仿傅希如先生的一招一式,全身心地投到了本次的活动中。
    京剧是我国的瑰宝,京剧的传承更需要传人。同学们在场内专心听讲,积极思考,汲取京剧知识,踊跃上台互动,冬日的寒意也被场内格外火热的气氛驱散。同学们在傅希如先生的指点下学习京剧、感悟京剧,回味京剧,乃至爱上京剧。一代代授业中,百年国粹得以在新一代的血液中流淌。一代代优秀的京剧艺术家不再封存在老一辈的回忆中,而是融入青少年的学习与生活中。背负着中华民族过去的戏剧,会在新一代的小戏迷的认同与参与、继承与发扬中,走向更美好的未来。本次活动落幕后,市二中学的同学们还将进一步开展“国粹艺术我来写”、“国粹艺术我来传”、“国粹艺术我来绘”等系列活动,以传承国粹为荣,弘扬我国的民族瑰宝,做一名自觉的“小京继人”。

                                         
 

地址:上海市永康路200号 电话:64726994 EMAIL:shierxzs@hotmail.com
Copyright(c) 2005 Shanghai NO.2 High School , All rights Reserved.